5月15日,距离本地大棚杨梅大规模成熟还有近10天时间,宁波余姚丈亭镇寺前王村“梅老大杨梅专业合作社”内已一片繁忙,工人们仔细检查即将启用的冷链包装流水线,合作社负责人孙来达反复核对出境果园和包装厂的注册登记材料——这家扎根余姚10余年的“老牌”杨梅种植合作社,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余姚杨梅的跨国之旅。
“梅老大”的履历不俗,曾入选农业农村部、财政部“头雁”培育项目,先后获得“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”“宁波市绿色精品杨梅产业示范基地”等荣誉,去年培育的“荸荠种”杨梅甜度最高达到17度,出品的优质杨梅得到过宁波市级“杨梅王”和“金奖杨梅”等称号。
采访对象 供图
“好杨梅,‘墙内开花,也得墙外香’呀!”孙来达信心满满,他说正是这一张张成绩单,让他萌生了“闯世界”的念头。
然而,鲜果出海绝非易事。杨梅虽鲜美多汁,但怕湿、易损、易腐,保鲜问题让许多果农对出口望而却步。而且国际市场上,每个进口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各不相同。
“为让杨梅顺利‘出海’,我们与顺丰国际达成合作,杨梅采摘后立即预冷、分拣、锁鲜包装后入冷库,再搭乘冷链航空跨境运输,全程采用纯物理保鲜。”孙来达说道,在低温冷藏下,这套流程让杨梅鲜果可以保存30天之久,鲜果可食率达90%以上,为跨境之旅提供了保障。
今年4月,在当地政府和农林部门支持下,余姚海关成立专项工作组,多次提供技术指导,协助合作社尽快获取出境果园和包装厂的出口资质,完善合作社种植、采摘、存放、运输的全链条防疫质量管理体系。“我们为杨梅出口实施‘单证把控+风险监测’的监管模式,开通‘属地查检绿色通道’,实施24小时预约通关,保障通关‘零延时’。”余姚海关查检二科副科长王洲彦说。
采访对象 供图
眼下,合作社从土壤水质检测、农药残留管控到包装车间改造均一一升级,5500平方米大棚杨梅也已进入最后管护期,孙来达对杨梅出口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精心规划和管理,确保自家杨梅能符合甚至超越近乎严苛的出口标准。
“就像我们常说的‘杨梅红透才甜’,这些年扎扎实实练内功,等的就是现在这个机会,哪怕第一年亏本,也要把余姚杨梅的名气打出去!”孙来达说。
“万事俱备,就等杨梅红!”孙来达兴奋地说道,首单目的地已定,是新加坡。去年,他得知新加坡一家外贸企业正在寻找优质杨梅供应商,嗅到了机会。经过洽谈,双方约定,待第一批大棚杨梅成熟后,首批试订单以400元每公斤的价格、单颗杨梅甜度14度以上的品质成交。
后续,合作社计划借助余姚侨联,与海外华侨社团对接,发动海外侨胞“带货”。
站在挂满青果的杨梅树下,孙来达明白这场出海“战役”才刚开始,但比起十多年前面对杨梅滞销的无力,如今手里已经握着品质、技术和政策的“筹码”,让他更加坚信,当余姚杨梅带着江南山水的清甜飞向世界,乡村振兴的故事也会在红果的脉络里续写。
来源:潮新闻
浙ICP备12005551号-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
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(浙)字第01362号
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-2025 nbtv.cn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