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3年,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和亲自推动下,浙江省启动了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。20年来,宁波始终沿着总书记擘画的路径,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,持续深化“千万工程”,推动乡村从环境整治向全面振兴拓展,造就一个个美丽乡村,造福万千农民群众。
当前,我们正深入研究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的新内涵、新目标、新举措,加快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和农业农村现代化,打造更有品质、更具魅力的田园城市、都市乡村。今起,记者蹲点乡村,探究20年来宁波乡村走向富裕、文明、宜居的途径。
海曙区古林镇是著名的蔺草之乡,当地把特有的非遗草编技艺与田园茶咖馆巧妙结合,描绘出一幅蔺草飘香的共富画卷。
青砖黛瓦,蔺草青青,走进古林镇仲一村,一家茶咖馆坐落在乡村田野间。馆内是古典雅致的中式庭院,馆外是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,今年3月一营业就吸引了大批的市民游客前来打卡。
游客:“我觉得挺好的,然后环境空气都特别清新比较解压,跟朋友聊聊天,拍拍照,这样打打卡。”
这家茶咖馆的店主是对“85后”的年轻夫妻。学设计的女主人马玲玲是仲一人,在外工作多年后,去年底和丈夫回到村里当起青创客。这家茶咖馆是村里双创园的一大项目,隶属于海曙区蜃蛟省级现代农业园。
仲一村位于古林中部,属蜃蛟片,二十年前还是以水稻和蔺草轮作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庄,村集体经济薄弱,在镇里排名只有中下。随着盘活闲置土地,建起工业园区,村集体经济逐年增加,基础设施逐步更新,村容村貌也大不相同。
根据古林镇的统一规划布局,近年来,仲一村开始试水文旅产业。省级“非遗”黄古林草席编织工艺传承基地就在村里,利用这一独有优势,马玲玲在店里开辟出非遗草席馆,每逢节假日开展蔺草编织体验和研学活动,由“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”传承人现场指导。
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“俩老头·仲席文创茶咖馆”主理人马玲玲:“通过我自己这边对接许多的机构平台,然后让更多的小朋友大人一起能够参与手编,了解这个草编的文化。”
在努力实现自己田园梦的同时,夫妻俩也探索着乡村振兴的共富密码。如今,他们每月向当地村民收购草编工艺品、农产品超万元,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,为乡里乡亲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个,带动人均月增收2000元左右。
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“俩老头·仲席文创茶咖馆”主理人马玲玲:“可能后期我们还有很多项目要增加,那对于我来说我不仅可以投入到热爱的事业当中,而且能够给当地的村民增加收入,注入新的活力,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,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一起参与进来。”
海曙区古林镇仲一村党支部副书记崔文兵:“现在我们这里也越来越热闹,很多游客现在带着孩子,来这里文(双)创园喝杯咖啡什么的,希望他们发展得越来越好,带动我们本村的经济文化,我们也希望把仲一村的非遗草编技艺传承下去。”
记者:郑吟 陈心琪 雷皓方
来源:宁波新闻
浙ICP备12005551号-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
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(浙)字第01362号
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-2025 nbtv.cn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