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,“2025阳明心学大会”主活动在浙江宁波余姚市举办,本次大会以“心学无界·文明共生”为题,旨在推动阳明文化全球传播交流,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走出去”的鲜活样本。来自各地的阳明文化专家、全国阳明史迹地代表等共300余人共聚姚江之畔,探寻心学价值。

在当今社会,我们为何仍需要王阳明?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、农工党中央原常务副主席刘晓峰认为:“阳明心学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,其倡导的‘实事求是’‘经世致用’,与新时代改革创新、实干兴邦的要求一脉相承。其蕴含的‘包容共生’‘和而不同’,更为化解全球治理难题、促进文明对话提供了中国智慧。”
十二届、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,民盟中央原专职副主席张平指出,当前,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,更加需要我们从包括阳明心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、走向未来。民盟中央、中央文史馆高度关注阳明文化的考研与传承,多次开展实地调研考察,取得了有益的探索。
在新时代背景下,应当怎样更好地传承阳明文化精髓,并通过创新传播推动其实现多元化发展?
新华通讯社党组成员、副社长霍小光说,宁波是王阳明先生的诞生地。新华社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,同各方携手,持续关注和支持阳明心学的研究与传播,进一步深化研究阐释、创新表达方式、拓展传播渠道、聚焦价值共识,努力推动阳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转化为促进人的成长、社会进步、文明发展的有益滋养,为扎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、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。
中共浙江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赵承表示:“我们要将阳明心学放在世界哲学、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大场景中,以新的方法、新的视野做好研究阐释这篇大文章,既要在文献整理研究上下功夫,又要结合当代浙江和中国的社会现实、治理实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求,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、数据构建和知识整合,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,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阳明学学术体系。”
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、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,须遵循“两个结合”的根本方针,既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需求,又着眼时代发展前沿,对阳明心学进行科学审视和创造性转化,在继承阳明心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,让传统心学思想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思想支撑。
“宁波既是阳明先生的出生地和成长地,也是阳明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传习地。”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汤飞帆介绍,近年来,宁波将阳明文化传承发展作为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,聚力打响“阳明故里 心学圣地”IP,精心打造阳明故居、阳明古镇、中天阁等文化地标,持续推动阳明文化进校园、进社区,创新开展阳明文化季、文明文化海外行等不同活动,不断扩大阳明文化的影响力。
尽管阳明心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成果日益丰硕,但如何继续深化对阳明心学的理解与把握,仍是一项需持续探索的课题。在主旨发言环节,专家学者围绕阳明心学的核心价值展开探讨。
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汪学群的发言以《以文明共鉴为视角谈王阳明的思想》为题,他指出,阳明心学思想蕴含着能够跨越时空与文化,引发共鸣的深刻洞见,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、共建与融合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。
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、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张学智发表了以《王阳明的致良知与无之不一》为题的主旨演讲,他表示,王阳明的学说不是书斋里的学问,而是实践中活的智慧。良知在他这里是整个精神生活,同一个行为,可以得到知识上、德性上两方面的收获。他要达到的目标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。
来源:潮新闻
浙ICP备12005551号-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
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(浙)字第01362号
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-2025 nbtv.cn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