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广电网首页

农业遗产在浙江丨绍兴会稽山脉:千年香榧 嫁接幸福的“三代果”

2022-07-19 22:23:19 编辑:王聪婕 责编:吴亚晓

9350387531600_hd

2022年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(FAO)发起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(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,简称GIAHS)”保护倡议20周年,一场高规格、重量级大会“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”在青田隆重召开。值此,“浙里有宝”推出专题系列——农业遗产在浙江,寻访“活着的历史”,感受绵延千年的农耕文明星火,如何点亮现在,照耀未来。

这一站,我们来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“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”的核心保护区——诸暨市赵家镇榧王村。

在浙江绍兴的会稽山脉深处,海拔200-800米的山地上,生长着十万余株古香榧大树。它们,生命绵延千年,是活着的农业文化遗产,是古文明智慧结晶。

千年之前,绍兴先民将野生榧树人工选择、嫁接栽培成可食用的优良品种“香榧”,并围绕香榧树建筑鱼鳞坑,开辟梯田,榧林下间作茶叶、杂粮、蔬菜、牧草等作物,构成了“香榧树-梯田(鱼鳞坑)-林下作物”农业系统,既能防止水土流失,又能带来高经济效益。

这一独特的山区土地利用模式,和香榧古树一起,在当地榧农的生产实践中代代相传,延续至今。

香榧果被当地榧农称为“三代果”。第一年发芽分化,第二年开花结果,第三年果实成熟。芽、花、果三代同堂,必需人工上树采摘。每当金秋香榧成熟季,当地老百姓架起蜈蚣梯,一上树就是大半天。

兼具食用、药用、油用、材用等多重功能,爷爷种树,孙辈收益,在绍兴会稽山区,香榧一直是当地人重要的生计来源,一家三代皆为榧农的人家,比比皆是。在古香榧林中,我们便偶遇了香榧新农人宣杰和他的父亲宣鑫灿。爷爷嫁接种植、爸爸加工生产、妈妈管理门店、女儿线上推介,一家子分工有序,生活美满。

走,跟着我们一起深入大山,探访千年榧王,结识榧农父女,听他们讲述关于“三代果”的幸福传承。

记者:来逸晨 共享联盟诸暨站 冯盼盼

来源:浙江新闻客户端

品牌
第一测试
直播宁波 航拍宁波
宁聚 心理健康
广电
直播 点播
动态 主持
集团 广告
新闻
宁波 国内
V观 图片
时评 专题

浙ICP备12005551号-3 网上视听传播许可证 1103013

公安机关备案号 3302030200073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8000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(浙)字第01362号

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自律公约》 《网络信息服务信用承诺书》

版权所有 宁波宁聚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-2025 nbtv.cn, all rights reserved